新型生物技术(收集3篇)

时间:2024-08-25 来源:

新型生物技术范文篇1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摘要:TU5文献标识码摘要:A文章编号摘要:1671-7597(2008)0420066-01

近年来,某些非凡领域如航空工业、国防尖端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强度、高模量、轻质等,各种特定要求的高强度聚合物的开发研制越来越显迫切。

一、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发展概况

近50年来,高分子合成工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造粒用挤出机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进,产量有了极大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主要采用单螺杆挤出机造粒,产量约为3t/h;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采用连续混炼机+单螺杆挤出机造粒,产量约为10t/h;80年代中期以来。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齿轮泵造粒,产量可以达到40-45t/h,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产量可高达60t/h。在l950年,全世界塑料的年产量为200万t。20世纪90年代。塑料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5.8%,2000年增加至1.8亿t至2010年,全世界塑料产量将达3亿t,此外。合成工业的新近避震使得易于璃确控制树脂的分子结构,加速采用大规模进行低成本的生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节能、高速、美观、环保、乘坐舒适及平安可靠等要求对汽车越来越重要.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性能的提高带动了零部件及相关材料工业的发展。为降低整车成本及其自身增加汽车的有效载荷,提高塑料类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量便成为关键。

据悉,目前汽车上100kg的塑料件可取代原先需要100-300kg的传统汽车材料(如钢铁等)。因此,汽车中越来越多的金属件由塑料件代替。此外,汽车中约90%的零部件均需依靠模具成型,例如制造一款普通轿车就需要制造1200多套模具,在美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模具产业超过50%的产品是汽车用模具。目前,高分子材料加工的主要目标是高生产率、高性能、低成本和快捷交货。制品方面向小尺寸、薄壁、轻质方向发展;成型加工方面,从大规模向较短研发周期的多品种转变,并向低能耗、全回收、零排放等方向发展。

二、现今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创新探究

(一)聚合物动态反应加工技术及设备

聚合物反应加工技术是以现双螺杆挤出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国外的Berstart公司已开发出作为连续反应和混炼的十螺杆挤出机,可以解决其它挤出机(包括双螺杆和四螺杆挤出机)作为反应器所存在的新问题。国内反应成型加工技术的探究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强烈要求聚合物反应成型加工技术要有大的发展。指交换法聚碳酸酯(PC)连续化生产和尼龙生产中的比较关键的技术是缩聚反应器的反应挤出设备,我国每年还有数以千万吨计的改性聚合物及其合金材料的生产。关键技术也是反应挤出技术及设备。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反应加工设备从原理上看都是传统混合、混炼设备的改造产品,都存在传热、传质过程、混炼过程、化学反应过程难以控制、反应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不可控等新问题.另外设备投资费用大、能耗高、噪音大、密封困难等也都是传统反应加工设备的缺陷。聚合物动态反应加工技术及设备和传统技术无论是在反应加工原理还是设备的结构上都完全不同,该技术是将电磁场引起的机械振动场引入聚合物反应挤出全过程,达到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反应生成物的凝聚态结构和反应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目的。该技术首先从理论上突破了控制聚合物单体或预聚物混合混炼过程及停留时间分布不可控制的难点,解决了振动力场功能下聚合物反应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动量及能量传递及平衡新问题,同时从技术上解决了设备结构集成化新问题。新设备具有体积重量小、能耗低、噪音低、制品性能可控、适应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这些优点是传统技术和设备无法比拟或是根本没有的。该项新技术使我国聚合物反应加工技术直接切人世界技术前沿,并在该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二)以动态反应加工设备为基础的新材料制备新技术

1.信息存储光盘盘基直接合成反应成型技术。此技术克服传统方式的中间环节多、周期长、能耗大、储运过程易受污染、成型前处理复杂等新问题,将光盘级PC树脂生产、中间储运和光盘盘基成型三个过程整合为一体,结合动态连续反应成型技术,探究酯交换连续化生产技术,研制开发精密光盘注射成型装备,达到节能降耗、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2.聚合物/无机物复合材料物理场强化制备新技术。此技术在强振动剪切力场功能下对无机粒子表面特性及其功能设计(粒子设计),在设计好的连续加工环境和不加或少加其它化学改性剂的情况下,利用聚合物使无机粒子进行原位表面改性、原位包覆、强制分散,实现连续化制备聚合物/无机物复合材料。

3.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全硫化制备技术。此技术将振动力场引入混炼挤出全过程,控制硫化反直进程,实现混炼过程中橡胶相动态全硫化.解决共混加工过程共混物相态反转新问题。研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TPV技术水平。

三、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向

新型生物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病理技术;二甲苯;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制片质量

中图分类号:R3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4-0187-02

病理技术于临床制作前的切片工作当中发挥着十分关键作用,其临床首要任务为制作优良切片;考虑于常规石蜡的制片中,脱蜡和透明等操作均需应用透明剂,且临床一般将二甲苯当作透明脱蜡剂的有效成分,但其具一定毒性,威胁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和对生活环境造成污染,使临床应用受限[1-3]。为此,本文对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已选90例患者病理资料分别实施不同制片方法(二甲苯,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效果予以分析,现将相关内容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90例患者病理资料,按照制片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40例,40片)与观察组(50例,50片),前者男女比例24:16,年龄18~60岁,平均(37.50±2.06)岁;后者男女比例30:20,年龄19~60岁,平均(37.52±2.07)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送检标本包括子宫、肠、胃、食管、软骨、乳腺、肾脏、甲状腺、脑等。

1.2制片方法

对照组行二甲苯制片,试剂由广东广宁华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观察组行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制片,试剂由上海田源生物技术销售部提供,两组均按照常规程序对病理组织进行固定、透明和浸蜡等处理,待组织包埋与切片之后加以染色处理。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观察且对比两组制片质量、石蜡块效果(随访1年)。制片质量评判标准:若完全脱蜡、具较高透明度,且颜色鲜明,则判断为优质片;若脱蜡比较干净与透明情况一般,且着色适中,则判断为良好片;若脱蜡未完全、具较差透明度,且颜色灰暗,则判断为差片[4]。

1.4统计学分析

本数据借助SPSS21.0软件加以处理,正态计量资料借助(x±s)形式,且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利用t检验;两组正态计数资料借助例数[n(%)]形式,计数资料组间率对比用?字2检验,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时P

2结果

2.1两组制片质量比较

观察组优质片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且差片所占比例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石蜡块效果比较

对照组石蜡室温状态下储存未出现破碎、干燥、裂痕现象,组织块硬脆,出现收缩凹陷现象,宫内膜、甲状腺组织比较脆,出现裂痕,长时间有刺鼻气味散发。观察组石蜡室温状态下储存未出现破碎、干燥、裂痕现象,组织块的硬度适中,无收缩现象,宫内膜、甲状腺组织容易切,无裂痕出现,无刺激型气味散发。通过1年随访,观察组石蜡块效果较对照组优。

3讨论

病理技术应用对疾病病理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具十分重要作用,需引起相关人员重视;伴随医疗技术发展和临床对病理技术不断研究,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普遍应用于病理制片中,临床效果显著[5-6]。为寻求病理制片检查临床有效方法,本研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和二甲苯的制片质量及石蜡块效果进行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质片所占比例(78.00%)较对照组(62.50%)高,且差片所占比例(2.00%)较对照组(17.50%)低,说明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应用于病理技术中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提高制片质量,促使完全脱蜡和提高透明度。为进一步了解两种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对比、分析两组随访1年石蜡块效果,显示:观察组石蜡块效果较对照组优,具体表现为组织块硬度适中、无收缩与病理组织易切、未出现裂痕及不散发刺激型气味。提示: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应用于病理技术中能够提高预后石蜡块效果,有利于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和强化环境保护。虽然二甲苯于石蜡制片中的脱蜡和透明效果比较好,但具较低燃点与沸点,易燃和易发挥,且其结构中包含苯环,若长期使用,易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

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中稀释剂主要为醇类,不含有芳香烃化合物,对人体无危害,且能够起到h境保护作用。考虑组织经乙醇清洗和脱水之后浸蜡,而乙醇与石蜡不相溶,因此临床需借助一种试剂作为两者桥梁;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能够使石蜡、乙醇互溶,且应用此试剂制作切片具细胞结构完好和核质分明等特点,有利于较好将细胞和组织结构显示,能够较好溶解切片组织中石蜡,从而促使完全脱蜡,提高透明度和使颜色鲜明,进而提高制片质量和优化预后石蜡块效果[7-8]。此外,于临床病理技术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严格把握乙醇浓度,按照组织大小对脱水时间适当调整,首次应用新型透明剂时需对乙醇和石蜡进行更换,且在染色处理中可对切片予加热,以便使脱蜡效果提升。关于本研究患者病理应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后对染色切片的影响,由于受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需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临床将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应用于病理技术中的效果较二甲苯显著,有利于提高制片质量及石蜡块效果,并强化环境保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烨.关于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方法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12(z2):81.

[2]段英飞,赵凌云,翁改志.临床病理技术室常规出片前质量控制及管理[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1):93-95.

[3]易红梅,李艳春,钟仁华,等.GS环保型试剂在病理技术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24(4):463-465.

[4]马健波,魏涧.提高淋巴组织制片质量的体会[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28(1):105-107.

[5]马峰,刘仲祥.病理技术HE染色用于病理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34(12):2103-2104.

[6]王莹,张睿,李杜娟,等.GS环保试剂在HPVL1壳蛋白检测技术中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3):339-340.

新型生物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生物制药;接力创新特性;共性技术运行模式

生物制药在上世纪50年份开始迅速的发展和壮大,美国发明生物技术并应用到生物药品的研发上,之后被广泛的应用到新药的研发上。现今许多国家都在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制药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未来,生物制药作为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我国相对于生物制药研发应用较早的国家而言,生物制药的研发和应用较晚。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制药产业体系,在生物制药的研发、生产、销售上已经形成一定得规模。据相关报道,目前我国注册的生物技术公司已经超过200家,初步形成以广州生物岛、光谷生物城、泰州中国医药城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产业园区,和以德州生物制造产业集群、深圳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集群、北京和上海的生物研发服务外包集群为代表的产业集群[2]。这些产业园和产业集群研发一大批用于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新药特药,降低了药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005年6月国家发改委首批认定3家“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开始,生物制药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新兴产业的重点项目。随着国家和政府的优惠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家和政府对于生物制药产业的资金支持,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正以集群形式建立、发展、壮大。

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特点,我国生物制药具有接力创新性的特点。新的生物技术的研发对于新的生物药品的产生具有决定意义,有了新的生物技术,才能产生新的生物药品。新的生物技术的研发源于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的创新研发,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又源于人才的创新研发,而人才的创新研发,又源于国家对人才培养,政府对人才的政策,地方对人才的支持,企业对人才重视。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是生物制药研发创新的主力军,是生物制药创新的马达,是生物制药创新的源泉。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研发创新出新的生物药品的成果,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生物药品的实验完成阶段,距离生物药品的临床实验、药监审批、批量生产、市场营销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们国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具备研发型人才、具有研发能力、拥有研发成果,但在资金实力、市场化运作等诸多方面较生产营销型公司相差甚远。生物药品研发完成实验室阶段后,就面临着科技成果需要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的问题,这时资力雄厚的生产营销型公司会承接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成果,进行生物药品的产生、营销、推广。在这个承接的过程中,生物制药的新药的临床实验、药监审批等环节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承担方式,有的由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承担完成,有的由生产营销型公司完成,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们将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对生物药品的研发,转化为生产营销型公司的生产、营销、推广的过程,称之为生物制药的接力创新特性。而这种接力创新的特性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例如:默克(Merck)收购Sirna,获得基于“RNA干扰”理论的新药研发成果;罗氏诊断(RocheDiagnostics)罗氏收购454公司,获得下一代的基因测序技术;阿斯利康(Astrazeneca)并购Arrow公司,获得抗感染治疗技术和HC与RSV两个临床阶段的药物;诺华(Novartis)与MorphoSys公司合作获得潜在的产品开发权;葛兰素史克(GSK)与Mpex公司合作研究EPI药物和创新疗法,其中Mpex承担药物的开发、及药物的临床研究,GSK获得药品的开发权和销售权[3]。由此可见,生物制药具有接力创新特性。而这种特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制药具有的接力创新特性,促进了生物制药良性循环系统的形成。而这种良性循环系统的形成,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制药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创新。生物制药共性技术运行模式主要是指把生物制药所需要的平台技术、研究方法、分析技术等共性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运用,使共性技术为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服务。生物制药共性技术包括蛋白质组技术、基因组技术、染色体萃取、蛋白质表达、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基础性技术[4]。生物制药共性技术运行模式在生物制药接力创新特性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利用分配,建立以共性技术运行平台,平台包括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和联盟性质的契约网络平台两部分,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作为实体存在,隶属于国家和政府,由国家和政府投资建设,围绕医科大学、药科大学、生命科研院所、生物科研院所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国家和政府给予基础费用,依托单位进行管理和经营,不参加市场竞争。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在人才、技术、信息、设备等方面对于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给予大力支持。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给予市场竞争相应的技术要求,以及公益性的研究成果。联盟性质的契约网络平台作为虚拟组织存在,以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为引导、以以高校、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企业为依托,建立生物制药的研发、检测、评估、服务为一体的中心平台。对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生产营销型公司、实验室、个人的生物研究提供网络平台支持。

综上所述,我国的生物制药的接力创新特性与我国生物制药共性技术运行模式具有一定得因果关系,特殊的情况决定了特殊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特殊的发展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显文,马清钧.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生物技术产业,2007(1):16-31.

[2]王明亮.贵州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10,28(1):46-49.

【新型生物技术(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生物技术的定义(收集3篇) 2024-08-26

新型生物技术(收集3篇) 2024-08-25

爱好作文800字(整理16篇) 2024-08-25